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研究: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
引用本文:王敏,穆龙新,赵国良,客伟利,邹荃,康楚娟.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研究:以南苏丹P油田Fal块为例[J].地学前缘,2018,25(2):92-98.
作者姓名:王敏  穆龙新  赵国良  客伟利  邹荃  康楚娟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南苏丹3/7区大型层状砂岩油藏控水稳油综合调整研究”(2016D-4401)
摘    要:辫状河储层的夹层预测是油藏描述的重点内容。目前夹层的预测主要集中于夹层发育模式研究和心滩坝体的构型单元解剖,且多运用单一的预测方法。南苏丹P油田辫状河储层夹层类型多、规模差异大、分布复杂,定量表征难度较大,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从夹层的沉积成因入手,依据不同沉积方式形成的沉积砂体及其内部泥质夹层形态与结构不同的特点,综合岩心、测井与地震等多种资料,提出多信息关联的辫状河储层夹层预测方法。在密井网区建立骨架剖面与三角网小剖面,运用测井资料的垂向高分辨率与地震资料的横向强连续性特征确定不同类型夹层的井间发育规模;在建立岩相模型的基础上,以隔层厚度分布图为约束条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稳定泥岩隔层分布模型;以沉积微相研究结果和夹层规模预测结果为约束条件,采用随机建模方法分别在砂岩相和泥岩非隔层相中模拟心滩坝、河道和各类型夹层的分布;最终确定了研究区主要存在4种成因类型的夹层,并在多信息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多类型夹层空间分布的辫状河储层精细地质模型。研究发现,对于厚度大于2 m的夹层可以通过井震结合的方法验证其井间规模,定量确定不同层位、不同类型夹层顺物源与切物源的发育规模,为夹层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基于克里金插值方法建立的岩相概率模型增加岩相模型准确率至94%;以隔层厚度平面分布图为约束条件的确定性建模方法可准确建立砂组及小层间隔层分布模型;在各成因类型夹层井间规模预测的基础上,基于目标的随机模拟方法可以针对不同成因类型夹层的发育形态、数量、规模和趋势分别设定模拟参数,确定性与随机性相结合,实现了辫状河储层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同时,对相关储层的夹层预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 键 词:辫状河  夹层  成因类型  井震结合  夹层预测  
收稿时间:2017-09-10

Multi-inform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layer prediction in braided river reservoir:taking Fal Structure of P field,South Sudan as an example
WANG Min,MU Longxin,ZHAO Guoliang,KE Weili,ZOU Quan,KANG Chujuan.Multi-information association for interlayer prediction in braided river reservoir:taking Fal Structure of P field,South Sudan as an example[J].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18,25(2):92-98.
Authors:WANG Min  MU Longxin  ZHAO Guoliang  KE Weili  ZOU Quan  KANG Chujuan
Institution: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braided river  interlayer  genetic type  well and seismic integration  interlayers predi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