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Multiple path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returning home for employ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 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张圆刚,郝亚梦,郭英之,陈然,董晓婷.Multiple path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residents’ returning home for employ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iguration: A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北大核心CSCD[J].地理科学进展,2023(2):316-327.
作者姓名:张圆刚  郝亚梦  郭英之  陈然  董晓婷
作者单位:1.复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200433;2.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00234;3.复旦大学旅游学系20043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2YJCZH2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74053);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YB2020G08)。
摘    要:人才是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的基础,鼓励在外务工人员回流就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论文采用多变量交互作用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意愿为结果变量,构建地方参与、地方情感、感知获益、风险承受能力、政府信任、支持度为前因变量的研究模型,探索居民回流就业的驱动机制与多元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单项因素均不构成乡村旅游地居民回流就业的必要条件;(2)满足条件的组合路径共7条,总体一致性为0.876,总体覆盖率为0.862;(3)在所有路径组合中,支持度和政府信任出现的频率最高,包含地方情感的路径覆盖率较高;(4)7条路径构成了情感主导路径、信任主导路径、支持主导路径,以及知—情—意—行综合路径4大类路径模式;(5)当同时包含情感、信任、支持和参与因素时,路径具有最高解释力;(6)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在回流就业影响路径上显示出差异。研究结论可为鼓励和吸引乡村旅游地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参与旅游发展提供参考,也可为更广泛的乡村地区鼓励人才回流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乡村旅游地居民  回流就业  组态视角  多元路径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进展》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