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岷江较场台地地震裂缝形成机制及其边坡稳定影响
引用本文:卫宏,王兰生.岷江较场台地地震裂缝形成机制及其边坡稳定影响[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4):17-19,24.
作者姓名:卫宏  王兰生
作者单位:1.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2.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摘    要:岷江上游的大、小海子是两个相连的地震滑坡、崩塌堰塞湖。几十年来对湖泊东岸较场镇台地的认识不一,其岸坡稳定问题是利用该天然湖泊建设水电站的关键。通过现场调查与钻探、测试,发现岷江上游的较场台地是一个向岷江凸出的、1万a前形成的湖相沉积台地。1933年,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较场台地发生了强烈裂陷,未发生大规模的滑移,在台地上形成了两组近于垂直的地裂缝。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两组地裂缝虽然是在同一诱发因素下,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形成的,但它们的形成机制却不同。一组走向近SN,是在强烈地震作用下,追踪岩体中原有的两组构造节理进一步裂开的产物,可称为地震构造追踪型地裂缝;另一组走向近EW,是顺向边坡中的层状岩体,在地震作用下沿软弱层发生层间滑动,地面被拉开、沉陷而形成的,可称为地震层间滑动型地裂缝。两种类型的地裂缝与层面的空间组合,控制着台地的稳定与演化。特别是当遇到类似1933年那样的地震,甚至由于两种地震地裂缝与层间错动面的存在,不需要那么高强度的地震,就可能诱发大规模的边坡稳定问题。这应该引起天龙湖水电站与213国道等管理部门的重视。

关 键 词:较场镇台地  地裂缝  地震  岷江  地震构造追踪型地裂缝  地震层间滑动型地裂缝
文章编号:1003-8035(2004)04-0017-03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ound fissures formed by earthquake in Jiaochang platform of Minjiang River and its affect to slope stability
WEI Hong ,WANG Lan-sheng.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ground fissures formed by earthquake in Jiaochang platform of Minjiang River and its affect to slope stability[J].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2004,15(4):17-19,24.
Authors:WEI Hong  WANG Lan-sheng
Institution:WEI Hong 1,WANG Lan-sheng 2
Abstract:
Keywords:Jiaochang platform  ground fissures  earthquake  Minjiang River  earthquake-tectonic trailing tension fissure  earthquake-interlayer sliding fiss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