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酸盐岩中的压溶组构及其研究意义——以陕南—川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为例
引用本文:郑文忠,曹作奇,韦钊,王庆龙.碳酸盐岩中的压溶组构及其研究意义——以陕南—川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为例[J].化工矿产地质,1989(2).
作者姓名:郑文忠  曹作奇  韦钊  王庆龙
作者单位: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化工部地质研究院,化工部地质研究院
摘    要:<正> 压溶作用是碳酸盐沉积物在成岩作用阶段始终都存在的极为重要的作用。碳酸盐沉积物(岩)经压溶作用所产生的组构,最常见的是缝合线,此外还有羽状晶(压力影)、“角砾”、“瘤状”、“层纹”等构造。本文拟通过对陕南—川北地区二叠—三叠系碳酸盐岩中压溶组构的野外观察和室内鉴定工作,对压溶作用在碳酸盐岩中所产生的一些组构特征及其与原生组构的区别加以综合论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