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1.0阶段工作理念及成果
引用本文:张盛峰,张永仙."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1.0阶段工作理念及成果[J].地震,2021,41(4):203-217.
作者姓名:张盛峰  张永仙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YFE0109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4038);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IEF0501); 支撑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试点任务之一; 地震数值预测联合实验室开放基金(2020LNEF04);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SF120002)
摘    要:20世纪90年代由世界多个国家的地震学家围绕“地震可否预测”问题进行国际讨论后, 人们开始思考适用于地震预测研究的规则应该有哪些, 尤其是地震学家针对地震预测研究中所采取的途径和工作思路开始发生了变化。 2007年开始的“区域地震似然模型”(Regional Earthquake Likelihood Models, RELM)工作组和由此进一步而来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计划开始之后, 一大批地震预测模型和与评估其预测效能有关的统计检验方法加入进来, 在设立相同的预测规则和使用统一的数据来源下, 通过全球设立不同测试中心的方式, 共同参与到对地震可预测性问题的系统研究中来。 当前, CSEP计划已由开始的1.0阶段发展至2.0阶段, 为使读者了解与这几项国际合作研究相关的工作主旨和发展历程, 本文总结了与CSEP工作1.0阶段相关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 键 词:RELM工作组  "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CSEP1.0)计划  工作理念和发展成果
收稿时间:2021-05-20
修稿时间:2021-08-21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Working Philosophy and Achievements of CSEP1.0
ZHANG Sheng-feng,ZHANG Yong-xian.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Working Philosophy and Achievements of CSEP1.0[J].Earthquake,2021,41(4):203-217.
Authors:ZHANG Sheng-feng  ZHANG Yong-xian
Institution:1.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Forecasting, CEA, Beijing 100036, China;
2.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 (CSEP1  0)  Regional earthquake likelihood models (RELM)  Principle and achievement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