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印度洋热力分异与洋际协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及关键灾害风险初探
引用本文:齐庆华.印度洋热力分异与洋际协同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及关键灾害风险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23,40(8):41-58.
作者姓名:齐庆华
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406);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海三科2022027);“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二期)”专项项目(GASI-04-WLHY-01,GASI-04-WLHY-03);亚洲合作资金资助项目“典型海湾生态保护与管理示范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全球变化及应对”(2017YFA0604901) ;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学部重大项目“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
摘    要:印度洋是泛第三极海陆气系统的重要成员,同时是全面顺利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海域,其热力状况严重影响亚洲季风变异及我国和全球的气候变化。文章从印度洋热力异常的模态分型、中小尺度关联、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洋际协同效应以及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关键影响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研究建议。结果表明:印度洋热力分异与跨区域多源、多尺度交互胁迫对我国东部季风气候与环境生态具有重要协同调控作用和高致灾风险。建议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全要素过程综合调查,夯实印度洋多维度系统观测体系,突出印度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研究,深化跨界面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影响和适应有关的耦合机理、联合影响、协同效应气候诊断分析,明确作用隶属和通道机制;发展大数据诊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自适应自组织新方法与数字孪生新技术,丰富中小尺度理论和建模研发,提高我国季风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及其极端灾害研究与预测水平,服务于关键风险预估和等级区划以及灾害精准防治,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及我国防灾减灾与风险治理提供必要科学参考和科技支撑。

关 键 词:季节内振荡  季风暴发  海气相互作用  副热带高压  气候与极端灾害风险
收稿时间:2022/12/4 0:00:00
修稿时间:2023/8/11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开发与管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