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脂肪酸的古气候意义
引用本文:谢树成,黄俊华,王红梅,易轶,胡超涌,蔡延军,Cheng Hai.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脂肪酸的古气候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5,35(3):246-251.
作者姓名:谢树成  黄俊华  王红梅  易轶  胡超涌  蔡延军  Cheng Hai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2.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430074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75
4.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N55455,USA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232025,90211014),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批准号: 91018)联合资助
摘    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从湖北清江和尚洞石笋中检测出一些正构脂肪酸, 碳数分布范围主要为C14~C26, 主峰碳为C16, 次主峰为C22, 与上覆土壤中以高碳数分子为主的正构脂肪酸分布形式略有不同. 石笋中的脂肪酸除了土壤生态系统提供部分来源外, 洞穴滴水和洞穴内部的微生物也可能贡献了一部分低碳数分子. 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和氧同位素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而且高值对应于寒冷气候事件(北大西洋冰筏漂砾事件H1). 这与温度对微生物活动及其生理反应的影响有关. 脂肪酸指标记录的气候事件与前期报道的来源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脂肪醇和脂肪酮记录的气候事件有一定差异, 可能是不同类脂物分子的地球化学行为差异和生态系统生物组成差异的体现.

关 键 词:生物标志化合物  生态系统  微生物  石笋  古气候  第四纪
收稿时间:2004-04-20
修稿时间:2004年4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