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原油热模拟实验中重排藿烷类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
摘    要:通过对TZ62井原油进行热模拟实验,探讨热演化程度对原油中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形成分布的影响及其地球化学意义。实验发现:在400~500℃阶段,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原油中高碳数微晶蜡类长链化合物热裂解和原油中的沥青质热降解作用对重排藿烷的形成具有贡献作用。在500~550℃对应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藿烷类化合物浓度明显降低,且17α(H)-藿烷比重排藿烷类化合物具有更快的热裂解速率。在温度为550~600℃阶段,较高的热演化程度对17α(H)-藿烷甲基重排作用形成重排藿烷具有贡献作用。重排藿烷参数(17α(H)-重排藿烷/17α(H)-藿烷、Ts/Tm)在400~500℃变化较弱,几乎不受热演化程度的影响;在500~550℃的原油裂解高峰阶段,逐渐增大;在550~600℃发生反转,逐渐减小。重排藿烷参数可作为高成熟阶段原油成熟度判识的有效参数,其有效应用范围是生油窗晚期至原油裂解高峰期。

关 键 词:原油  热模拟实验  重排藿烷  成熟度  地球化学意义

Rearranged Hopanes Compositions in Pyrolysis Experiment of Crude Oil and Geochemical Significa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