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寒武系页岩含气性差异主控因素探讨
引用本文:张同伟,罗欢,孟康.我国南方不同地区寒武系页岩含气性差异主控因素探讨[J].地学前缘,2023(3):1-13.
作者姓名:张同伟  罗欢  孟康
作者单位:1. 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 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3.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南方寒武系页岩有机质、流体和孔隙演化耦合机制研究(41730421)”;
摘    要:中国南方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具有很大的页岩气资源潜力,但不同地区的勘探效果差异较大。本文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寒武系页岩含气性研究进展,讨论了寒武系页岩的储层特征、总有机碳(TOC)含量、孔隙度和构造保存条件等因素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中上扬子地区的寒武系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绵阳—长宁裂陷槽、鄂西裂陷槽和湘黔渝深水陆棚—斜坡等沉积相区。寒武系页岩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6%,孔隙以微孔和介孔占主导,总体以孤立密集发育的海绵状有机孔为主,区别于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极为发育的气泡状有机孔。位于裂陷槽环境的寒武系筇竹寺组/水井沱组页岩的有机孔隙发育程度较好(有机质平均面孔率可达20%~50%),且无机孔也对总孔隙度有所贡献;页岩现今含气量为1.5~5.5 m3/t,是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30%(最大甚至超过50%),反映页岩气保存条件总体较好。而位于深水陆棚—斜坡环境的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有机孔发育程度较差(有机质平均面孔率小于20%),页岩现今含气量基本小于1.0 m3/t,不足理论总生成气量的10%,反映页岩气可能发生过大规模散失,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差。...

关 键 词:页岩气  含气性  寒武系  有机孔  构造保存条件  中国南方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