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Cu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生理生态毒性
引用本文:靳智欣,徐永江,刘新富,梁友,周鹤庭,崔爱君,刘欣.Cu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生理生态毒性[J].海洋科学,2022,46(8):39-47.
作者姓名:靳智欣  徐永江  刘新富  梁友  周鹤庭  崔爱君  刘欣
作者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国家海洋设施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浙江 舟山 31602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黄海水产研究所,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渔业工程联合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0900901,2020YFD09006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课题(20202TD4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47)
摘    要:为研究Cu对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幼鱼的生态毒性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作者分析了Cu2+对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CS)、组织损伤、酶活力、金属硫蛋白-2(MT-2)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对照组以及0.1、0.2、0.4、0.8、1.2、2 mg/L等6个Cu2+实验组进行为期5 d的毒理实验。结果显示:Cu2+对云龙石斑鱼幼鱼的CS为0.0162 mg/L;Cu暴露诱发实验鱼的肝脏组织血窦扩张;鳃组织出现动脉瘤以及顶部棒状等现象;与对照组相比,随Cu2+浓度升高,肝脏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下降;谷草转氨酶(GOT)活力先上升后下降;随Cu处理浓度升高,肝脏、鳃组织MT-2基因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而脑组织中MT-2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但低浓度组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高浓度的Cu会造成云龙石斑鱼幼鱼的组织损伤、免疫酶活力降低等一系列不利影响,结果为云龙石斑鱼养殖生产过程中利用铜制剂防控病害的适宜剂量选择提供依据。

关 键 词:云龙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Epinephelus  lanceolatus♂)    安全质量浓度  生理应答  组织损伤
收稿时间:2022/4/12 0:00:00
修稿时间:2022/6/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