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甲烷渗漏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南海科学钻探选址的启示
引用本文:苗晓明,冯秀丽,李景瑞,肖倩文,但孝鹏,尉建功.南海甲烷渗漏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南海科学钻探选址的启示[J].地质学报,2022,96(8):2877-2895.
作者姓名:苗晓明  冯秀丽  李景瑞  肖倩文  但孝鹏  尉建功
作者单位:1) 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 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3)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4)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广州,511458;  5)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三亚南海地质研究所,海南三亚,572025
基金项目:本文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编号2020610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ROV精准取样技术应用与南海北部深海沉积过程研究”项目(编号 2017YFC0306703)联合资助成果。
摘    要:天然气水合物是极具潜力的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加强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已成为各国共识。天然气水合物只有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才能稳定存在,外部环境的变化极容易导致水合物的分解,从而引发海底甲烷渗漏。因此,研究海底甲烷渗漏事件对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天然实验室。甲烷渗漏活动过程的演化,以及甲烷渗漏自生矿物的成因及其与甲烷活动的关系等作为新兴的事件沉积学课题,在部分研究方向上已取得突出进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海沉积物甲烷渗漏事件研究取得的基本认识,主要包括:① 甲烷气体的成因和来源;② 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多指标识别体系;③ 甲烷渗漏通量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潜在驱动力,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亮点及局限。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笔者提出了未来具有潜力的研究手段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同时建议将南海琼东南盆地海马冷泉区作为我国大洋钻探船未来在南海的钻探目标区。

关 键 词:天然气水合物  甲烷渗漏  氧化还原  碳酸盐  黄铁矿  南海
收稿时间:2022/8/2 0:00:00
修稿时间:2022/8/9 0:00:00

Research progress on methane seep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ite selection for scientific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Miao Xiaoming,Feng Xiuli,Li Jingrui,Xiao Qianwen,Dan Xiaopeng,Wei Jiangong.Research progress on methane seepag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ite selection for scientific dril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J].Acta Geologica Sinica,2022,96(8):2877-2895.
Authors:Miao Xiaoming  Feng Xiuli  Li Jingrui  Xiao Qianwen  Dan Xiaopeng  Wei Jiangong
Abstract:
Keywords:natural gas hydrate  methane seepage  oxidation/reduction  carbonate  pyrite  South China Sea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