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V”型共轭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变形的启示
引用本文:王锦涵,石许华,陈汉林,杨蓉,章凤奇,程晓敢,饶刚,邓洪旦,龚俊峰,舒远海,白卓娜.“V”型共轭走滑断裂:特征、形成机制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变形的启示[J].地球科学,2023(4):1421-1440.
作者姓名:王锦涵  石许华  陈汉林  杨蓉  章凤奇  程晓敢  饶刚  邓洪旦  龚俊峰  舒远海  白卓娜
作者单位:1. 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3. 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941016,51988101,41972227);;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项目(No.QJD190202);
摘    要:“V”型共轭走滑断裂是指共轭角为钝角的共轭走滑断裂,其“V”型开口方向为锐角且指示最大拉伸方向.前人开展了大量关于“V”型共轭走滑断裂发育背景及动力学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未有针对“V”型共轭断裂几何学、运动学有关的综述.归纳已有“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总结现存的“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动力学机制,并选取青藏高原东南缘“V”型共轭走滑断裂,进行实例分析.分布于美国西部、欧亚板块中西部和西藏中部的“V”型共轭走滑断裂特征揭示共轭角大小与断裂滑动速率及断裂长度均呈负相关关系.“V”型共轭走滑断裂的成因主要有:(1)断裂剪切面的后期旋转,(2)断裂形成于先存构造薄弱带,(3)断裂遵循对偶一般剪切模型,(4)断裂遵守最大有效力矩法则.基于地球物理数据、地形高差对比以及几何特征的分析,认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块体内部的巴塘-理塘共轭走滑断裂和得荣-乡城共轭走滑断裂的成因机制符合对偶一般剪切模型中的重力扩展,这为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下地壳连续变形的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 键 词:“V”型共轭走滑断裂  几何学  运动学  成因机制  青藏高原东南缘  构造地质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