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塔河油田西南地区古生界低渗砂岩油层流体分布及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引用本文:赵彦超,平宏伟,刘洪平.塔河油田西南地区古生界低渗砂岩油层流体分布及对渗流特征的影响[J].地质科技情报,2013(4):111-118.
作者姓名:赵彦超  平宏伟  刘洪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214804)
摘    要:塔河油田西南地区古生界低渗砂岩油气层业已证明具工业油气潜力,但实际测试表明,砂岩油层产能低、变化大、含水高,这种特点与油气显示相矛盾。综合实际流体分析化验、岩心含油性描述、含油饱和度测试以及荧光薄片观察分析资料,开展了流体宏观和微观分布研究,建立了流体微观分布模式,探讨了流体分布与低渗砂岩油层润湿性、相渗性的关系,进而阐明了低渗砂岩油层复杂产出特征的内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工区古生界低渗砂岩油气层利用薄片荧光颜色划分出4类含油沥青类型,建立了两类流体分布模式,并分别对应两类润湿性特征。相渗性实验表明,流体分布模式I(亲水模式)相对模式Ⅱ(混合润湿模式)的相渗曲线具有相对较高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最大含水饱和度、较低残余油饱和度、较大两相渗流饱和度范围、较高等渗点含水饱和度以及较高最终驱油效率的特点。因而,在相同含水饱和度的情况下,亲水模式(模式Ⅰ)相对混合润湿模式(模式Ⅱ)油层的油相相对渗透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产能、较低的含水率和较高的采收率。实际测试资料证实上述分析是可信的。

关 键 词:塔河油田西南地区  古生界低渗砂岩油层  流体微观分布模式  渗流特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