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老挝色潘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
引用本文:朱华平,范文玉,王宏,林方成.老挝色潘铜金矿床研究新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3(5):182-187.
作者姓名:朱华平  范文玉  王宏  林方成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全球巨型成矿带区域构造与成矿地质背景对比研究”(1212011220907)
摘    要:色潘铜金矿集区是老挝镜内最大的铜金生产基地。铜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斑岩体密切相关,发育4种矿化类型,分别为斑岩体内部的斑岩型铜钼金矿化、斑岩体边部的类矽卡岩型铜金矿化、邻近斑岩体的碳酸盐岩交代型铅锌银矿化、远离斑岩体的沉积岩容矿型(类卡林型)金矿化。前三者成矿模式类同斑岩体系的"正岩浆模式",成矿作用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有关。沉积岩容矿型金矿化类同卡林型金矿化,但成矿热源及金属元素的来源可能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有关,大气降水混合循环作用是金沉淀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矿集区范围内存在着成矿元素东西分带、内外分带现象,总体表现为斑岩体内部的高温矿化组合到远离中心的中低温矿化组合演化规律,即:Cu+Mo→Cu(Mo+Au+Ag)→Cu+Au(Ag)→Pb+Zn(Au+Ag)→Au+Ag。

关 键 词:铜金矿床  花岗闪长斑岩  矿集区  长山褶皱带  色潘  老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