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屿采矿遗址1997年采石塌陷及地震记录
引用本文:尚彦军,杨志法,何万通,李丽慧,罗巧慧,陶晨晓,杨朋.长屿采矿遗址1997年采石塌陷及地震记录[J].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2018,26(1):42-50.
作者姓名:尚彦军  杨志法  何万通  李丽慧  罗巧慧  陶晨晓  杨朋
作者单位: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5-02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1372324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1172269
摘    要:采矿塌陷在开采施工中被给予了特别关注,也是施工地质灾害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已有地震记录中不乏对其形态辨识,然而少见对塌陷机理和发生过程中能量转换等较全面的研究。温岭市长屿硐天采矿遗址区碧玉潭洞室群1997年8月11日早晨发生持续时间约20 s大塌方。现场残留了面积约31 380 m2、体积约1.35×106 m3的塌陷岩体。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塌陷过程追溯、邻近地震台站频谱记录分析,笔者认为这次发生在凝灰岩中的大规模塌陷系因地下采石过程中保安矿柱被过量开挖掉而引发局部顶板破裂和应力分布的大改变,进而发展至整个矿区岩体塌落破坏,使矿坑积水飞溅和压缩空气冲击波带来了沿途150 m范围内人员伤亡、树木折断和财产损失。塌陷区南93 km的温州台地震波谱记录了这次采矿塌陷地震活动,其波形数据与现场塌陷破坏能量转化情况基本吻合。在采矿活动中保安矿柱的合理配置、为人员安全设置变形破坏过程监测等,是需考虑的预防塌陷措施。

关 键 词:塌陷地震    采矿    长屿硐天    凝灰岩    地震记录    能量转换
收稿时间:2016-12-31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工程地质学报(英文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