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北阜平杂岩长英质片麻岩中一些浅色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任留东,杨崇辉,杜利林.河北阜平杂岩长英质片麻岩中一些浅色体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9,28(7):857-866.
作者姓名:任留东  杨崇辉  杜利林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与亚洲早前寒武纪构造与地层划分对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极拉斯曼丘陵深熔过程的研究》,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东南极普里兹带从罗迪尼亚到冈瓦纳古陆的演化》 
摘    要:阜平杂岩中的浅色体主要分为2种类型,早期浅色体基本沿片麻理分布,较富钾长石(微斜长石)、石英,贫斜长石,形成于低水深熔或压溶条件下,水含量较低,局部脱水但尚未达到整体脱水的程度;晚期浅色体切割现有的片麻理,较富斜长石、石英,贫钾长石,形成于有水熔融条件下,平阳奥长花岗岩的出现即与晚期浅色体相对应。南营片麻岩、南营浅色花岗片麻岩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其他片麻岩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浅色体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较复杂,根据对元素相对富集或亏损的分析得知,大多数浅色体的形成受围岩成分的控制,从早期浅色体向晚期浅色体发展,稀土元素含量向LREE相对亏损、HREE相对富集的方向转化,某些微量元素有明显的继承性。与地球化学特征相比,矿物组合的确定对浅色体阶段的归属判定更为重要。阜平杂岩变质演化不是简单的进变质脱水反应,其水分含量的变化十分复杂,对其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区地质和构造的演化过程。

关 键 词:浅色体  稀土、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元素相对富集或亏损  阜平杂岩

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eucosomes in the quartzofeldspathic gneisses of Fuping Complex, Hebei, China
REN Liu-dong,YANG Chong-hui,DU Li-lin.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leucosomes in the quartzofeldspathic gneisses of Fuping Complex, Hebei, China[J].Geolog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7):857-866.
Authors:REN Liu-dong  YANG Chong-hui  DU Li-lin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Abstract:
Keywords:leucosome  REE and trace elements  geochemistry  element enrichment or depletion  Fuping Complex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