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东南铜绿山大型铜铁金矿床成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引用本文:张世涛,陈华勇,韩金生,张宇,初高彬,魏克涛,赵逸君,程佳敏,田京.鄂东南铜绿山大型铜铁金矿床成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J].地球化学,2018(3).
作者姓名:张世涛  陈华勇  韩金生  张宇  初高彬  魏克涛  赵逸君  程佳敏  田京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摘    要: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岩相学观察,在鄂东南铜绿山矿区新发现的深部矿体中厘定出两类中酸性侵入岩与夕卡岩矿化密切相关,分别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两者在岩相上呈过渡关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表明,两者形成时代基本一致,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1.0±0.8)Ma和(141.3±1.1)Ma,属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两类岩浆岩都具有高硅(SiO_263%)、富碱(K_2O+Na_2O=7.38%~8.22%)、富铝(Al_2O_315%)和准铝质等特征,属I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在微量元素组成上,两者都具有高Sr和贫重稀土元素(Y和Yb)等特征,显示出埃达克质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可能是富集地幔源区的碱性玄武质岩浆混染下地壳物质经同化混染分离结晶(AFC)过程形成。此外,两类岩浆岩都富含角闪石、磁铁矿和榍石,且锆石微量元素Ce~(4+)/Ce~(3+)比值较高(347~1231),指示岩浆形成源区为高氧逸度和富水环境,有利于铜铁金等成矿元素在岩浆熔体中富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