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文登-阿拉善左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
引用本文:王帅军,王夫运,张建狮,嘉世旭,张成科,赵金仁,刘宝峰.华北克拉通岩石圈二维P波速度结构特征——文登-阿拉善左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12):2697-2708.
作者姓名:王帅军  王夫运  张建狮  嘉世旭  张成科  赵金仁  刘宝峰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81401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新技术项目(编号:2001977)和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编号:XH12067Y)资助
摘    要:利用超长观测距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探测技术,获得了近东西向横穿华北克拉通不同块体的反映地壳.上地幔岩石圈结构的不同深度、不同属性地震波震相特征数据.通过对各个块体内的地震波震相特征对比分析研究,除识别出地壳内常规的Pg波、PCi波、PmP波和Pn波外,还清楚的对比出了岩石圈尺度的两组震相PL1和PL2波.经过一维、二维地震走时及波形拟合,获得了沿剖面长约1500km的不同块体的壳幔二维速度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及岩石圈自东向西加厚趋势的明显,但各组地震波反、折射界面在各个块体内又显示出局部变化明显等特征.结晶基底在各个块体内变化较大,在华北凹陷盆地内最深达到7.8km,在胶东半岛及太行吕梁地块较浅约2.0km;莫霍界面形态整体显示出东浅西深,在鄂尔多斯块体内最深达到46km,而在华北断陷盆地内显示隆起特征;L1界面仅在太行山以西区域显示,深度约为80km,变化较缓.岩石圈L2界面东浅西深在75~160km范围内变化,在太行山以西有一急剧加深趋势,形成一个陡变带.

关 键 词:岩石圈  速度结构  长观测距  不同块体  华北克拉通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