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皖中地区茅口晚期地层的划分对比——银屏组的建立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赵永泉,徐家聪,黄国成.皖中地区茅口晚期地层的划分对比——银屏组的建立及其意义[J].地质通报,1983(3).
作者姓名:赵永泉  徐家聪  黄国成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摘    要:安徽长江流域二叠系分布广泛,发育完整,地表出露良好,含有多门类古生物化石,历来是研究我国华南二叠系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曾对其做过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不少地质成果。但是,对于早二叠世孤峰组硅质岩之上、晚二叠世龙潭组下部长石石英砂岩段之下,一套以页岩为主的地层——即所谓“不含煤段”或“A煤组”(以下简称砂页岩段),由于缺少生物地层资料,造成划分上的不统一、时代归属问题上的意见分岐。另外,在与繁昌、宿松等地孤峰组之上所谓“茅口灰岩”(胡海涛1951)或“新林段”(何炎等196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