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12年以来新丰江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姜喜姣,林庆西,龚萱,杨选.2012年以来新丰江水库区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时空变化特征[J].地震,2022(3):64-80.
作者姓名:姜喜姣  林庆西  龚萱  杨选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震局
摘    要:研究新丰江水库地震活动和震源机制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分布,对理解新丰江库区诱发地震的特点和成因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2012—2018年新丰江库区ML2.0及以上地震的142个地震波形数据,分别采用FOCMEC方法和SATSI方法反演了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应力场,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丰江库区地震破裂类型以正断型为主,兼有部分倾滑分量,其次为走滑型;P轴优势走向为NWW—SEE向,倾角近于垂直,T轴优势走向为NNE—SSW向,倾角近乎水平;库区整体以NWW—SEE向的垂直挤压和NNE—SSW向的水平拉伸为主,应力类型为正断型;由东南部NW—SE向至西北部的NWW—SEE向,最大主应力轴方向呈现逆时针旋转的趋势,旋转角度约为18°,应力类型也由正断型转变为走滑型;2012年以来,新丰江各区域的应力场较为稳定,但在2015年和2018年可能发生过相对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存在,依据现有结果仍不得而知,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关 键 词:新丰江库区  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FOCMEC  SATSI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