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变化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
引用本文:徐士琦,李栋梁.东北地区春季首场透雨的变化特征及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关系[J].气象,2016,42(3):271-279.
作者姓名:徐士琦  李栋梁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4060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109)共同资助
摘    要:利用1958—2012年4—5月东北地区(39°~55°N、118°~135°E)101个站点逐日降水资料、青藏高原地区(25°~40°N、73.75°~103.75°E)JRA-55的地面感热和潜热通量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NCEP/NCAR-I大气环流场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春播期首场透雨出现日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透雨量和播种期降水量间的关系,以及对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异常的响应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透雨日期自1958年以来在东北地区的西北和东南大部分区域呈现略微偏晚的趋势;中部有略微偏早的趋势。春播期首场透雨出现时间偏早(晚)的地方,首场透雨量小(大),春播期总降水量多(少)。同时,4月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增强(减弱),有利于(不利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在东北上空交汇,且上升气流增强(减弱),水汽输送充沛(减少),导致该地区春季首场透雨出现的时间偏早(晚)。

关 键 词:春播期    首场透雨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    东北地区
收稿时间:2015/8/28 0:00:00
修稿时间:2015/12/23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