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美国蒙大拿卡尼湾干谷钼矿的流体包裹体和相平衡研究──CO_2对辉钼矿-钼钙矿稳定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任忠跃.美国蒙大拿卡尼湾干谷钼矿的流体包裹体和相平衡研究──CO_2对辉钼矿-钼钙矿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地质,1995(3).
作者姓名:任忠跃
摘    要:卡尼湾(Cannivan)干谷的钼矿床以网状脉化和矽卡岩化为特征。然而不同的围岩有明显不同的矿物组合。在卡尼湾岩株中,辉钼矿产于典型的石英,钾长石或石英-白云母脉中。在围岩中,辉钼矿产于绿泥石+黄铁矿+磁铁矿中,其中包含有不同量的石英、方解石和绿帘石。包含于石英和萤石中的原始流体包裹体有水溶液、液体CO_2和气体CO_2(平均Xco_2=0.05)。显微测温术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挥发分的主要成分是CO_2。在水中的初熔温度表明NaCl是主要溶解盐。最终的CO_2-笼形化合物熔点表明NaCl相对水的含量为2%~7wt%,均一温度为296~319℃。从P-T图看,四个绿泥石单变线在温度为300℃±20℃、压力为(1500±300)×10 ̄5pa时,与四条流体包裹体等容线相交,这可能是辉钼矿形成的温度、压力。卡尼湾干谷围岩矿脉中的矿物平衡表明,辉钼矿形成时的fo_2和fo_2在黄铁矿+磁铁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缓冲层之间、在钼钙矿之上,方解石-辉钼矿组合的形成表明成矿流体中即使有少量CO_2也使辉钼矿的稳定范围扩大到较高的氧逸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