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开路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通量观测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宋霞,于贵瑞,刘允芬,任传友,温学发.开路与闭路涡度相关系统通量观测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4(Z2).
作者姓名:宋霞  于贵瑞  刘允芬  任传友  温学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北京100101,北京100101,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01-01A),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01)
摘    要:开路(OPEC)与闭路(CPEC)两种观测系统是涡度相关技术观测通量的主要技术手段,用这两种观测系统进行通量观测时,由于系统本身的差异有可能导致观测结果的不同,因此在通量观测中对两种观测系统的观测进行比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ChinaFLUX通量观测网络在长白山(CBS)和千烟洲(QYZ)两个试验站同时安装了OPEC和CPEC两种通量观测系统.本文计算了CPEC红外气体分析仪的CO2和水汽观测相对于OPEC观测结果的延迟时间;比较分析了OPEC和CPEC实时观测数据的功率谱和协谱;以OPEC观测系统的观测结果为标准评价了CPEC观测系统的通量结果.结果表明:QYZ和CBS两个试验站CPEC红外气体分析仪观测的CO2和H2O两种气体的延迟时间分别在7.0~8.0s、8.0~9.0s之间;OPEC和CPEC两种观测系统观测项目的功率谱与?2/3斜线一致,而协谱则符合?4/3定律.QYZ试验站的CPEC观测系统的CO2通量为OPEC的84%,而两种观测系统的潜热通量基本一致,CBS的CPEC系统的CO2通量、潜热通量分别为开路系统的80%、86%;CPEC观测系统抽气管道的衰减作用对碳通量的影响大于对水汽通量的影响,QYZ试验站的OPEC与CPEC两套系统的通量差异小于CBS;两种观测系统的CO2通量日变化趋势非常一致.

关 键 词:涡度相关技术  开路涡度相关系统  闭路涡度相关系统  延迟时间  谱分析  通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