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山地区残留盆地砂岩型铀成矿潜力分析
引用本文:牛霆,鲁宝龙,戴鹏飞,贺锋,张字龙,孟龙.北山地区残留盆地砂岩型铀成矿潜力分析[J].铀矿地质,2022(4):683-697.
作者姓名:牛霆  鲁宝龙  戴鹏飞  贺锋  张字龙  孟龙
作者单位:1.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2.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摘    要:北山地区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北山褶皱带内,由7个大小不同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组成,晚白垩世以来,本区长期处于隆升状态,下白垩统遭受剥蚀,现今为残留盆地。文章通过盆地沉积-构造演化的研究,分析了各盆地填充物和成矿有利层位,确定下白垩统下沟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对比各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规模和岩性-岩相特征,分析铀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认为总口子盆地、公婆泉盆地和黑鹰山盆地下沟组残留厚度大,有利相带保存较好,潜水及层间氧化带发育,且在氧化带上下翼发现有较好的铀矿化,显示层间氧化带型找矿潜力较大;扎格高脑盆地下沟组不整合于富铀岩体之上,底部发育厚层砂体,岩体风化壳厚度大,且后生氧化作用强烈,显示具有古河道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关 键 词:砂岩型铀矿  盆地演化  残留地层  成矿潜力  北山地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