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皖北二叠纪煤的煤岩特征
引用本文:江汉铨,傅金志.皖北二叠纪煤的煤岩特征[J].中国煤田地质,1992,4(1):31-35.
作者姓名:江汉铨  傅金志
作者单位:安徽煤田地质局 (江汉铨),安徽煤田地质局(傅金志)
摘    要:皖北地区含煤地层主要为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共分七个含煤段,其中山西组为一煤段,煤层编号0~3;下石盒子组有二煤段(4~9煤)、三煤段(10~11煤);上石盒子组为四煤段(12~15煤)、五煤段(16~17煤)、六煤段(18~21煤)、七煤段(22~26煤)。含煤层数多,煤类较齐全。过去,多偏重于煤化学和煤工艺学方面的研究,尚缺少系统全面的煤岩学研究工作。《华北晚古生代聚煤规律与找煤研究》课题在建立两淮两个主干剖面过程中,为了弥补前述的不足,专门对潘集二井田三西孔的1-1、1-3、4-1、6-1、7-1、13-1煤层以及江口集88-2孔的24、25煤层,取了10个煤岩样。同时,在井下对淮南新庄孜矿1、13-1煤层及淮北桃园矿1煤层进行肉眼分层描述,取了34个分层煤岩样。这些样均由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鉴定。

关 键 词:二叠纪    地层  煤岩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