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东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遥感分析
引用本文:郭玉,孙天旭,董丽洁,郑燕凤,陈雪,张勇,侯西勇.山东省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遥感分析[J].湿地科学,2023(6):850-859.
作者姓名:郭玉  孙天旭  董丽洁  郑燕凤  陈雪  张勇  侯西勇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4. 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5. 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6. 浙江海洋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6221)资助;
摘    要:湿地是地球表层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在水质净化、维持生物多样性、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湿地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年和2022年的Sentinel-2A影像,对山东省滨海湿地进行分类,分析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并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评估湿地对周边区域生境质量的“辐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与2015年相比,2022年山东省滨海湿地面积略有减少(净减少117.75 km2),各类型湿地中盐田面积减少最为突出,其次是淤泥海滩和河口三角洲;沿海7个地市中,潍坊市、东营市和滨州市湿地面积的减少较为显著;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加剧、聚合度降低且形状趋于复杂,优势景观类型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湿地对周边区域生境质量的“辐射”效应显著,离湿地越近,生境质量越高,在距离湿地0~500 m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随距离增长而显著衰减,在0~200 m范围内“辐射”效应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山东省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决策支持。

关 键 词:湿地  景观格局  生境质量  山东省  Sentinel-2A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