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
引用本文:曹罗丹,李加林,叶持跃,徐谅慧,袁麒翔,王明月,马仁锋,黄大鹏.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J].地理研究,2014(9).
作者姓名:曹罗丹  李加林  叶持跃  徐谅慧  袁麒翔  王明月  马仁锋  黄大鹏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宁波大学浙江省海洋文化与经济研究中心;南佛罗里达大学;国家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073,41101517);浙江省科技厅公益项目(2010C3315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5110321);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12JDHY01Z,13JDHY01Z);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A610105)
摘    要:明清小冰期是中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1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害发生频次成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明末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值;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各种灾害中,水、旱两灾的发生最为频繁,水灾发生频次高于旱灾。2水灾、旱灾、台风和潮灾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台风与水灾、潮灾之间高度相关,且台风灾害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主要致灾因子,台风灾害诱发的灾害链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旱灾和水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该地区水、旱两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相对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副高季节内振荡所导致的。3浙江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损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以平原、丘陵及低山等地貌类型为主的孕灾环境对浙江沿海地区水灾、旱灾、台风灾害和风暴潮灾等4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损失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浙北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剧烈,浙中、浙南地区相对较弱。杭州湾地区台风灾害的分布具有湾口多于湾顶,南岸多于北岸的特点。4从灾害损失的空间格局来看,特大损失程度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潮灾,且集中分布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地和浙东南平原丘陵分布较少。

关 键 词:浙江沿海  自然灾害  时空分异特征  明清时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