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进展
引用本文:蔡佳祺,冯珮玲,周伶俐,陈伟军,张亚辉,史艳茹,王永彬.熔体包裹体分析技术进展[J].矿床地质,2024,43(1):86-101.
作者姓名:蔡佳祺  冯珮玲  周伶俐  陈伟军  张亚辉  史艳茹  王永彬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云南省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云南大学 云南省关键矿产成矿过程和机制国际联合实验室, 云南 昆明 650500;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地球科学系, 荷兰 阿姆斯特丹 1081HV;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 北京 101300;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62009)和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点项目(编号:202201AS070004)和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编号:KC-22221803)联合资助
摘    要:熔体包裹体是岩浆岩中矿物生长或结晶过程中捕获的少量硅酸盐熔体,成为地球深部过程的重要见证者。因此,有效识别其记录的岩浆演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在前人对熔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其研究方法,总结了5步研究过程:① 利用偏光显微镜,开展详细的岩相学观察以识别具有代表性的熔体包裹体类型;② 为加热实验和成分分析制备样品;③ 利用高温热台,对熔体包裹体进行加热实验使其内部均一化,并测得捕获温度;④ 通过电子探针、二次离子探针、LA-ICP-MS、显微激光拉曼等技术对熔体包裹体中的主、微量元素、同位素以及挥发分组成进行分析测试;⑤ 熔体包裹体数据分析,与全岩成分和相关实验得出的流体成分进行对比。虽然熔体包裹体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但有效还原其代表的初始岩浆信息,仍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尤其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引发宜居地球深部过程的探讨,使得开展熔体包裹体分析新方法的探讨成为重中之重。

关 键 词:熔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电子探针  LA-ICP-MS  二次离子探针  综述
收稿时间:2023/7/28 0:00:00
修稿时间:2023/10/23 0:00:00

A review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melt inclusion study
CAI JiaQi,FENG PeiLing,ZHOU LingLi,CHEN WeiJun,ZHANG YaHui,SHI YanRu,WANG YongBin.A review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melt inclusion study[J].Mineral Deposits,2024,43(1):86-101.
Authors:CAI JiaQi  FENG PeiLing  ZHOU LingLi  CHEN WeiJun  ZHANG YaHui  SHI YanRu  WANG YongBin
Institution: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ystem Scienc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Yunnan International Joint Laboratory of Critical Mineral Resource, Kunming 650500, Yunnan, China;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 1081HV,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Institute of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 CMGB, Beijing 101300, China;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hhot 010000, Inner Mongolia, China
Abstract:
Keywords:melt inclusion  microthermometry analysis  EPMA  LA-ICP-MS  SIMS  comprehensive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