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南印度洋中脊49.6°E和50.5°E区玄武岩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引用本文:于淼,苏新,陶春辉,武光海,李怀明,娄汉林.西南印度洋中脊49.6°E和50.5°E区玄武岩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现代地质,2013,27(3).
作者姓名:于淼  苏新  陶春辉  武光海  李怀明  娄汉林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北京,100083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
摘    要:对近年来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在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多金属硫化物调查区4个站位所获得的玄武岩进行了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其岩相学特征为以斑状结构为主,斑晶矿物主要由斜长石、辉石和橄榄石组成。基质以间隐结构为主,主要由斜长石、橄榄石和辉石微晶组成。全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样品属于亏损型洋中脊玄武岩。矿物化学成分表明斜长石主要为倍长石和拉长石,橄榄石为贵橄榄石。研究区玄武岩具低的Na8、K/Ti比值和LREE/HREE以及较高的Fe8值,可整体归入SWIR 49°E-70°E区指示岩浆熔融程度最高、熔融深度最深的区域内。本次研究为探索SWIR洋脊玄武岩和岩浆熔融等相关研究提供了49.6°E和50.5°E区的新资料,也指示了区内岩浆活动或成矿围岩物质来源的复杂性。

关 键 词:洋中脊玄武岩  岩石学  矿物学  元素地球化学  西南印度洋中脊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