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其环境指示
引用本文:董苗,严平,王晓旭,吴伟,王勇,孟小楠,王一娇,纪欣然.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其环境指示[J].地理学报,2023(7):1825-1846.
作者姓名:董苗  严平  王晓旭  吴伟  王勇  孟小楠  王一娇  纪欣然
作者单位:1. 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4.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基地;5. 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6.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010,42101013);;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20L0502)~~;
摘    要:爬坡沙丘是高原山区广布的一种重要的障碍沙丘类型,其形成主要受地形、沙源和风动力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模拟试验、分布规律、野外观测和沙丘形态等方面,从区域尺度解析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沉积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本文从风沙地貌学、粒度沉积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综合分析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带爬坡沙丘的风能环境、近地表流场、沉积物特征及物源等。结果表明:(1)由于物源差异,不同气候区爬坡沙丘沉积物粒度组成不同,主要为细沙和中沙,半湿润区分选好而干旱区分选差;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差异较小,且与近地表气流有较好的响应,就地起沙是其形成的基本形式,其中细沙爬坡能力最强。(2)母岩特征和气候环境影响沉积物的化学元素含量,但粒径大小也是造成其空间差异的关键,微量元素主要集中于河漫滩且不同地貌部位差异较小。(3)沉积物中常量元素除SiO2富集外,其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淋失或富集,微量元素大多亏损,淋失与富集程度与粒径密切相关。(4)青藏高原爬坡沙丘沉积物处于大陆风化初期,半湿润区风化程度较强,不同地貌部位沉积物的风化差异较大,与母岩性质、气候环境及沉积分异有关。

关 键 词:爬坡沙丘  粒度沉积学  地球化学  不同气候带  青藏高原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