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陆态网络连续重力站近期潮汐观测精度讨论
引用本文:韦进,郝洪涛,韩宇飞,江颖,刘子维.陆态网络连续重力站近期潮汐观测精度讨论[J].中国地震,2020,36(4):888-898.
作者姓名:韦进  郝洪涛  韩宇飞  江颖  刘子维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北京 1000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4058)、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IS2018126181)、民用航天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10103)共同资助
摘    要:重力潮汐观测在全球潮汐模型的建立、重力扰动信号识别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而潮汐观测精度是完成这些工作的基础。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10个重力站3年的重力固体潮数据计算了观测潮汐模型。在与历史已有结果进行比较后,分析了观测潮汐模型精度以及环境对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站观测潮汐模型的M2波潮汐因子中,误差最优为0.00014,主要潮波平均精度优于0.0010,高于20世纪80~90年代弹簧重力仪0.5~1个数量级,部分站点的精度可达早期超导重力仪水平,而与现代OSG型超导重力仪精度相差0.5~1.0个数量级。利用重力站中最优观测潮汐模型进行潮汐改正,潮汐改正精度指标(DRMS)可达±(0.2~0.3)×10-8m/s2,稍优于DDW/NHi理论潮汐模型结果(±(0.3~0.6)×10-8m/s2)。10个重力站均表现出了观测优于理论模型的特点。观测环境和场地的干扰会导致观测潮汐模型的精度下降,部分台站受环境变化和观测系统本身老化等不稳定因素干扰,其观测潮汐模型精度下降。DRMS自(0.1~0.2)×10-8m/s2增至(1.0~1.7)×10-8m/s2

关 键 词: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  gPhone重力仪  观测潮汐模型  DDW/NHi全球潮汐模型
收稿时间:2020/6/11 0:00:00
修稿时间:2020/8/18 0:00:00

The Discussion on Recent Tidal Data Accuracy by Continuous Gravity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CMONOC
Wei Jin,Hao Hongtao,Han Yufei,Jiang Ying,Liu Ziwei.The Discussion on Recent Tidal Data Accuracy by Continuous Gravity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CMONOC[J].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2020,36(4):888-898.
Authors:Wei Jin  Hao Hongtao  Han Yufei  Jiang Ying  Liu Ziwei
Institution:Key Laboratory of Earthquake Geodesy,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CEA, Wuhan 430071, China;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MONOC  gPhone gravimeters  The observed tidal model  The global tidal model of DDW/NHi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