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北地区2015年“1106”降雪过程诊断分析
引用本文:戴玲玲,周玉淑,李国平,邓国,曾勇.华北地区2015年“1106”降雪过程诊断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1,26(5):519-531.
作者姓名:戴玲玲  周玉淑  李国平  邓国  曾勇
作者单位: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 610225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院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4.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2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446.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F030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5137、41875074,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专项资金项目IDM201900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天池计划项目(2019)
摘    要:利用中国气象局MICAPS地面、高空等常规观测资料及欧洲中心ERA-Interim的0.25°(纬度)×0.25°(经度)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11月5日至7日影响北京、河北的一次降雪过程的环流形势和动热力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揭示了降雪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环流形势分析发现,此次降雪是在高空两槽一脊叠加短波槽活动天气背景下的“回流型”降雪。500 hPa有西伯利亚脊的发展和内蒙古地区气旋性涡旋及其向南发展出的弱槽,使得偏北冷空气与西南暖气流在河北地区相遇,伴随低层700 hPa的低涡发展,造成了此次降雪天气。500 hPa多小槽波动东移,使得雨雪天气维持较长时间;700 hPa受偏南暖湿气流影响,850 hPa为偏东风,地面高压底部偏东风配合倒槽,有较好的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条件;高湿的大气环境条件和低层水汽辐合及抬升为降雪发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低空急流的形成,与散度场、涡度场和垂直速度场的高低空耦合配置,为降雪天气的发生创造了动力条件。

关 键 词:回流型降雪    多小槽波动    地面高压    高低空急流
收稿时间:2020-09-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候与环境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