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海省北祁连山三叠纪孢粉和疑源类及其地层意义
摘    要:青海省北祁连山小区(位于北祁连山南坡)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丰富的孢粉化石,与不少疑源类共存,为探讨该地区三叠纪地层的沉积环境,确定其组级地层的地质时代,提供了有力证据。考虑到本小区如再沿用甘肃三叠纪纯陆相地层的一套名称,如西大沟群(组)、南营儿群等,已不太合适,所以建议用大檫汗沟群代表这套海陆交互相的三叠纪地层,下辖新定义的3个地层组。孢粉组合由下至上的序列为:下三叠统赛尔贡切组(T1s)下段Apicalatisporis-Cordaitina-Schizospori组合,上段的Aratisporites-Klausipollenites-Micrhystridium组合,中三叠统柯柯里组(T2k)的Verrucosisporites-Triadispora-Trematosphaeridium组合,上三叠统黑沟河组(T3h)下段的Aratrisporites-Ovalipollis-Micrhystridium组合,上段的Bacul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Pinites-Dictyosphaera-Quadrisporites组合,这些组合可与国内外一些已知孢粉组合进行对比。同时探讨了本区三叠纪的沉积环境,指出并非纯陆相产物,而属海陆交互相沉积,孢粉组合/植物群反映当时气候温暖潮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