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远安地堑上白垩统红花套组压实剪切型变形带的微观结构与地层渗透性关系解析
引用本文:渠芳,连承波,柴震瀚,任冠雄.远安地堑上白垩统红花套组压实剪切型变形带的微观结构与地层渗透性关系解析[J].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19-2022062019.
作者姓名:渠芳  连承波  柴震瀚  任冠雄
作者单位: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2)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500; 2)西南石油大学,成都,610500;3)中国石化集团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新疆轮台,84160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孔隙性砂岩地层中变形带非均质性研究”(编号:41602157)的成果
摘    要:孔隙性砂岩中形成的压实剪切型变形带及其周围的渗透性特征是变形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变形带宽度常为毫米级别,常规渗透率测试方法因分辨率的限制无法满足研究需求。选取远安地堑上白垩统红花套组中不同规模的单条变形带、小型及中大型簇状变形带样品,在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高分辨率测试功能的AUTOSCAN进行密集测试,建立了连续渗透率剖面。结果显示,渗透率低值点与变形带有显著对应关系,在渗透率线扫描曲线中呈下拉尖峰特征;不同变形带渗透率异常低值点存在差异,变形带厚度大则异常程度高;不同微观结构要素的渗透率降低程度不同,渗透率由低至高依次为:大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小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带间区域<单条变形带核心碎裂带<边缘过渡区<围岩。分析认为,虽然变形带的厚度和渗透率探测孔的大小会影响探测结果,但变形带的微观结构才是控制渗透率降低程度不同的本质原因。中大型簇状变形带的核心碎裂带密集发育且连续性好,很可能对流体渗流、油气运移等造成较大影响;而单条变形带由于延续性较差,很难真正阻碍流体渗流,而是会增强岩石整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关 键 词:AUTOSCAN  压实剪切变形带  渗透率  微观结构  核心碎裂带
收稿时间:2022/3/29 0:00:00
修稿时间:2022/5/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