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铜钼矿床硫化物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冯雨周,邓昌州,陈华勇,李光辉,肖兵,李如操,时慧琳.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铜钼矿床硫化物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0(3):465-475.
作者姓名:冯雨周  邓昌州  陈华勇  李光辉  肖兵  李如操  时慧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国土科研项目(201701)资助。
摘    要:黑龙江省小柯勒河铜钼矿床为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少量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和侏罗纪?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接触部位。矿床中发育显著的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化,相关的钠?钙化、钾化、绿泥石化、绢英岩化等热液蚀变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其中铜钼矿化与钾化蚀变关系最为密切,部分黄铜矿化与绿泥石化有关。本次研究选择与钾化关系密切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脉和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脉中的黄铁矿和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4件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3±11 Ma,4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8.5±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7.9±1.1 Ma。综合考虑测年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精度可靠性,认为小柯勒河铜钼矿床可能形成于148 Ma左右。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分析认为,小柯勒河铜钼矿床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蒙古?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块之间的后碰撞阶段,即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环境。

关 键 词:RE-OS定年  成矿动力学  小柯勒河铜钼矿床  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