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蓬莱仙洞不同滴水点差异PCP作用及其古气候记录研究意义
引用本文:李吉龙,段武辉,吴江滢.安徽蓬莱仙洞不同滴水点差异PCP作用及其古气候记录研究意义[J].第四纪研究,2014(4).
作者姓名:李吉龙  段武辉  吴江滢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30103)资助
摘    要:正石笋由于分布广泛、定年准确,并且具有丰富的气候和环境代用指标(如氧碳稳定同位素~(1,2])、微层厚度~(3])、微量元素~(4~6])等),因而受到古气候学家广泛关注。其中,微量元素和稳定碳同位素常被用来间接地反映局地干湿变化。当降水减少时,洞穴滴水在洞顶储存时间较长,使岩溶水在补给石笋之前已经发生了方解石沉积作用。由于Mg,Sr和Ba在方解石和溶液中的分配系数远小于1~(7,8]),从而使Ca优先于Mg,Sr和Ba沉积出来,使得溶液(渗流水及其所形成的滴水)和现代次生碳酸盐沉积物中的Mg,Sr和Ba富集,进而导致Mg/Ca,Sr/Ca和Ba/Ca比值增大~(4,5,9]),这种现象被称为方解石前期沉积作用(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简称PCP)。此外,当降水减少,洞穴滴水滴率变慢(即PCP作用增强)时,CO_2脱气时间增长也会导致石笋碳同位素偏

关 键 词:PCP  蓬莱仙洞  古气候学  碳同位素  碳酸盐沉积物  代用指标  岩溶水  Precipitation  储存时间  定年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