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鸟类“东扩”现象与地理分布格局变迁——以入侵种欧金翅和家八哥为例
引用本文:马鸣.鸟类“东扩”现象与地理分布格局变迁——以入侵种欧金翅和家八哥为例[J].干旱区地理,2010,33(4).
作者姓名:马鸣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鸟类善于飞行,区系组成复杂,是自然界中比较特殊的一类。依据130多年的经典文献资料,再结合30多年来动物地理学研究结果,通过在全疆范围内的实地调查,新旧分布区GPS卫星定位,在地图上点线测距,对42种鸟类(隶属11目、22科、35属)入侵或扩张的性质、路径、距离、速度进行分析和估测。新疆约有10%的种类存在明显东扩倾向,物种入侵度0.099 5,东扩距离600~1 300 km或者更远。分析原因,鸟类繁殖区域或分布区域的变化与以往的"灭四害"运动造成种群密度降低而形成"真空"地带,外来物种乘虚入侵。国人长期的捕鸟与吃鸟习惯,人们的放生行为,灭鼠和灭虫引发的真空和天敌数量锐减,持续的环境污染造成诸如麻雀(Passerspp.)、喜鹊(Pica pica)和乌鸦(Corvusspp.)绝迹,全球气候转暖改变了一些物种的迁移规律,人工绿洲扩大与相互贯穿,为外来生物扩散创造了条件。绝大多数种类属于自然扩散,约占91%,只有少数种类属于"人为引入"。71.4%的入侵种已经逐渐变成留鸟或繁殖鸟。以欧金翅(Carduelis chloris)为例,它最初只出现在伊犁谷地,在向东拓展的过程中,经历了越境、定居、繁殖、建群、扩散等一系列过程,每年东扩距离50~70 km,经过10余年已经从一个迷鸟、旅鸟、冬候鸟,变成了夏候鸟、繁殖鸟、留鸟。一些种类的扩散或入侵可能是辐射状的,在局部表现为"东扩"。受时空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种类的扩张原因不明。在新疆,有"东扩"倾向的种类远不止这42种,一些小型鸟类,如鹨、莺、雀和鹀类等,其拓殖规模尚不清楚。由于扩张过程会遇到种种阻力,如个体之间的联系与繁殖群体数量不足,还会出现野生物种自然杂交、遗传侵蚀、基因污染和种族灭绝现象。新纪录频繁出现(约占57%)以及鸟类东扩都是环境剧烈变化的一个佐证。

关 键 词:鸟类区系  东扩  新纪录  物种入侵  动物地理学  新疆

Bird expansion to east and the variation of geography distribution in Xinjiang, China: cases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as greenfinch and myna
MA Ming.Bird expansion to east and the variation of geography distribution in Xinjiang, China: cases of the invasive species as greenfinch and myna[J].Arid Land Geography,2010,33(4).
Authors:MA M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