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7 300 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上升流的演化
引用本文:李青,李铁刚,常凤鸣,曹奇原.近7 300 aBP以来冲绳海槽北部上升流的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28(2):65-70.
作者姓名:李青  李铁刚  常凤鸣  曹奇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摘    要:对取自冲绳海槽北部的DOC024岩心进行了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和统计分析,依据浮游有孔虫群落组合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δ18O的记录以及表层海水温度、温跃层深度的变化揭示了近7300aBP以来日本九州西南海区上升流的演化过程。7300~7000aBP期间,较轻的δ18O值、较高的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以及典型上升流种Globigerina bulloides的低含量和较大的温跃层深度指示这一时期该海区上升流尚不发育,其环境主要受黑潮暖流的控制;7000~4800aBP期间,区域环境略有变化,上升流开始出现,但发育程度不高;在4800~4200aBP期间,各环境参数的变化都说明该时期为上升流的迅速发育期,并逐渐取代黑潮成为该区环境的主要控制因素。1900~1200aBP期间上升流发育程度有所减弱,1200~400aBP之间上升流的发育又逐渐增强,到约400aBP以后,N.dutertreiδ18O的明显加重、年平均表层海水温度的显著下降、Globigerina bulloides含量的快速增加和温跃层的明显变浅指示近400aBP以来是区域上升流发育程度最强的时期。

关 键 词:浮游有孔虫群落  表层海水温度  温跃层深度  上升流  冲绳海槽北部
文章编号:0256-1492(2008)02-0065-06
修稿时间:2007年12月11

EVOLUTION OF UPWELLING IN THE NORTH OF THE OKINAWA TROUGH SINCE ABOUT 7 300 aBP
LI Qing,LI Tie-gang,CHANG Feng-ming,CAO Qi-yuan.EVOLUTION OF UPWELLING IN THE NORTH OF THE OKINAWA TROUGH SINCE ABOUT 7 300 aBP[J].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2008,28(2):65-70.
Authors:LI Qing  LI Tie-gang  CHANG Feng-ming  CAO Qi-yuan
Abstract:
Keywords:planktonic foraminifera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epth of thermocline  upwelling  Okinawa Trough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