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
引用本文:王长建,张虹鸥,汪菲,叶玉瑶,吴康敏,徐茜,杜志威.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以广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8,38(6):759-770.
作者姓名:王长建  张虹鸥  汪菲  叶玉瑶  吴康敏  徐茜  杜志威
作者单位:(1.a.广州地理研究所;b.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c.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广州 510070; 2.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1144、41671130);广东省科学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专项(2016GDASRC-0101、2017GDASCX-0101)
摘    要:采用表观能源消费数据进行分能源品种和分行业类型的碳排放总量核算,利用基于IDA理论和Kaya恒等式的LMDI模型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进行多要素的分解分析,在解析人口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影响机理的同时,进一步纳入人口结构性因素、产业结构性因素和能源结构性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对其2003—2013年产业活动和居民消费2个部门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定量研究各个影响因子在2003—2005、2005—2010和2010—2013年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州市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前期以煤炭为主,近年来以石油为主,同时外购电力对广州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影响显著。2)各影响因子对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变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在3个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措施和政策背景对于各个影响因子的碳排放效应影响显著。3)总体分析,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工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是遏制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城镇居民收入效应是居民消费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是遏制居民消费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

关 键 词: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  广州市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地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