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柴北缘西段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 榴辉岩与围岩“原地”关系的证据
引用本文:张建新,孟繁聪,杨经绥.柴北缘西段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 榴辉岩与围岩“原地”关系的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4,34(9):825-834.
作者姓名:张建新  孟繁聪  杨经绥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272095)、国土资源部"十五"重点基础项目(批准号:20010201)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批准号:200313000058)资助
摘    要:在柴北缘西段的鱼卡-落凤坡一带, 识别出榴辉岩相的变质泥质岩, 这些变质泥质岩夹有透镜状的榴辉岩, 局部与似层状的榴辉岩互层. 其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石榴子石+蓝晶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石英+金红石. 石榴子石中具有典型的进变质生长环带, 多硅白云母最高Si >3.4 p.f.u. 通过岩相学观察, 共识别出3期矿物组合: 1) Grt + ChlI + CldI + PheI ± StI + Qtz; 2) Grt+Ky +PheII±CldII +Qtz; 3) Grt + CldIII + ChlII + PheIII + StII ± ky + Qtz. 运用THERMOCALC软件(V3.1), 结合Grt-Phe温度计和Grt-Ky-Phe-Qtz压力计, 获得第1阶段(进变质阶段)的P-T条件为1.07±0.31 GPa和T=564±22℃; 第2阶段(峰期阶段)P-T条件为2.3~3.1 GPa和615~700℃; 第3阶段(退变质阶段)P-T条件为1.22±0.26 GPa和581±20℃. 获得的P-T轨迹具有“发卡型”特征, 与相邻榴辉岩的P-T轨迹相似. 结合大理岩和正片麻岩中保存有残留的榴辉岩相矿物, 可以认为榴辉岩与围岩经历了共同的变质历史,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地”关系, 而不是“构造侵位”关系.

关 键 词:榴辉岩相  变质泥质岩  原定  构造侵位
收稿时间:2003-08-27
修稿时间:2003年8月2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D辑》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