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真光层的颗粒动力学──Ⅵ.南海东北部海域上层水体颗粒动力学的示踪研究
引用本文:陈敏,黄奕普,陈飞舟,邱雨生,徐茂泉,姜德盛.真光层的颗粒动力学──Ⅵ.南海东北部海域上层水体颗粒动力学的示踪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1997(2).
作者姓名:陈敏  黄奕普  陈飞舟  邱雨生  徐茂泉  姜德盛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45600l,49376272
摘    要:利用234Th-238U不平衡研究南海东北部海域3个站位上层水体中的颗粒动力学性质,测定了水往中溶解态及颗粒态234Th的比活度,具体讨论各相中234Th/238U)AR(放射性活度比)比值的垂直分布情况及其与水化学要素间的关系。运用稿态箱式模型计算出各站位不同水层中溶解态234Th相对于清除至颗粒物的平均停留时间和颗粒态234Th相对于迁出作用的停留时间。由模型得出的参数表明3个站位的真光层具有两种不同的层化图像,这一情形与我们在南沙群岛海域得到的结果相一致。结合POC/PTh比值,估算出3个站位从真光层输出的颗粒有机碳(POC)通量分别为4.025.0和5.4mmolC·m-3-d-1。文中进一步讨论了234Th与POC两者停留时间的关系。

关 键 词:~(234)Th-~(238)U不平衡  颗粒动力学  POC输出通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