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冬季亚洲-太平洋地区低频(30—60天)偶极子和低频涡旋活动特征
引用本文:何金海,张永新,徐建军.冬季亚洲-太平洋地区低频(30—60天)偶极子和低频涡旋活动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4).
作者姓名:何金海  张永新  徐建军
作者单位: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 92届硕士毕业生 青海省气象局
摘    要:根据1984—85年冬季欧洲中期预报中心的格点资料,采用带通滤波(30—60天)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西风急流的入口区和出口区的低频偶极子结构和亚太地区的低频涡旋活动特征。发现纬向风偶极子的低频循环伴随着东亚西风急流中心的东西摆动,在急流入口区的低频经圈环流对于纬向风振荡有重要作用。从乌拉尔经中亚到东亚存在一个西北一东南向的波列,源自乌拉尔地区的低频涡旋先是向南然后向东移动导致波列位相的转变。中太平洋地区存在一个经向波列,一对低频气旋和反气旋的逆时针打转导致该地区低频波列的转变。

关 键 词:低频  偶极子  涡旋活动  亚洲-太平洋地区  冬季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