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西花垣排碧寒武系混积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陆源碎屑的物源属性
引用本文:梁薇,牟传龙,郑斌嵩,周恳恳,葛祥英,陈超.湘西花垣排碧寒武系混积岩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陆源碎屑的物源属性[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4).
作者姓名:梁薇  牟传龙  郑斌嵩  周恳恳  葛祥英  陈超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摘    要:花垣排碧剖面位于扬子板块东南边缘,发育特殊的寒武系第三统陆源碎屑-碳酸盐混积岩。文章以沉积地球化学分析为主要手段,并结合混积岩种类、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探讨了碎屑物源属性及其构造意义。分析结果显示,混积岩碳酸盐组分和陆源碎屑组分混合沉积,相对比值从1∶1~1∶9.8;含有较高的Si O2与Ca O,La、Th、Zr及Sc等元素及其之间的比值主要受控于陆源碎屑且相对稳定。元素特征指示第三统混积岩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大陆岛弧源区,具体为长英质-铁镁质混合源区以及靠近安山质岛弧源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排碧剖面寒武系第三统混积岩的陆源碎屑来自新元古代扬子与华夏俯冲碰撞中形成的大陆岛弧。据此推测,寒武纪第三世,扬子碳酸盐岩台地的东南缘已受到"华夏地块"及华夏-扬子古老结合带的影响,其间并无"华南残留洋盆"相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