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藏北地壳东西向结构与“下凹”莫霍面——来自宽角反射剖面的启示
引用本文:张中杰,李英康,王光杰,滕吉文,S.Klemplerer,李敬卫,范进义,陈赟.藏北地壳东西向结构与“下凹”莫霍面——来自宽角反射剖面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2001,31(11).
作者姓名:张中杰  李英康  王光杰  滕吉文  S.Klemplerer  李敬卫  范进义  陈赟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2. 国土资源部地质科学院562研究所,燕郊,101601
3. Department of Geophysics,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94305-2215, USA
摘    要:根据藏北色林错-雅安多51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特征所识别的来自于莫霍反射及壳内反射震相,通过正演拟合解释了该纵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Poisson比结构.研究结果显示,雅鲁藏布江与班公湖-怒江两条缝合带之间地壳结构东西向变化剧烈,岩石圈结构在剖面中部厚度最深,达到80余公里;莫霍面东西向变化呈现“下凹”特征,自莫霍面“下凹”处沿剖面东西方向呈阶梯状抬升,且西向抬升速度较东向大;地壳内纵横波速度纵向(深度域)与横向(东西方向)均存在非均一性现象,且上地壳内27~34km深度处存在厚度约5~7km的低速层.上地壳内,剖面中段介质的Poisson比较剖面东段与剖面西段的低;下地壳内,剖面东段的Poisson比较剖面西段的Poisson比低.上地壳内介质的刚性变化特征不同于下地壳内介质的刚性变化特征,剖面东段下地壳内物质较剖面西段的刚度小,并蕴含着藏北地区下地壳物质伴随欧亚与印度板块碰撞而东向流动.藏北地区地壳结构东西向变化趋势与莫霍面“下凹”特征可能源于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效应.

关 键 词:藏北  宽角反射地震剖面  纵横波速度  “下凹”莫霍面  物质东流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