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南木林乌郁盆地中新世植物化石层位及相关地层问题
摘    要:西藏中部的南木林县乌郁盆地属于新生代山间盆地,新近纪沉积发育完整,富含植物和孢粉化石,在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植被—气候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Spicer等(2003)研究层位进行了孢粉分析,发现这里的孢粉组合总体是以桦科花粉占统治地位、同时又含有大量的松科花粉和丰富的蕨类孢子,明显不同于宋之琛、刘金陵(1982)所报道的以山毛榉科高含量为特征的孢粉植物群。这一发现与李浩敏、郭双兴(1976)指出的芒乡组内存在两个不同的植物化石组合的意见一致。不仅如此,综合已知的植物和孢粉资料,芒乡组甚至可能含有三个植物化石组合(层位),即下部以桦科含量丰富的组合、中部以高山栎—高山绣线菊高含量为特征的组合、以及上部以单子叶草本植物和松科为主的组合。根据植物和孢粉化石资料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数据,芒乡组时代应属于早中新世到中中新世早期。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乌郁盆地的地层命名系统相当繁乱,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同义不同名或同名不同义现象,盆地名称也莫衷一是,给后人的研究带来了种种不便甚至误解。参照地层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化石和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数据等新的研究进展对乌郁盆地新生界地层系统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各地层单元的名称、涵义和时代,自下而上的序列为:日贡拉组(渐新世,上部可能进入中新世)、芒乡组(早中新世晚期至中中新世早期,约18~15 Ma)、来庆组(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早期,主体年龄为15~8 Ma)、乌郁群(晚中新世至上新世,8~2.5 Ma,不排除顶部进入更新世的可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