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强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动态演变
引用本文:常鸣,唐川,蒋志林,马国超.强震区都江堰市龙池镇泥石流物源的遥感动态演变[J].山地学报,2014(1).
作者姓名:常鸣  唐川  蒋志林  马国超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K12B01);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SKLGP2011Z008)~~
摘    要:"5·12"汶川大地震导致大量碎屑物质在陡峭的斜坡积累,当遇到强降雨时极易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地。2010-08-13一场暴雨导致都江堰市48条沟同时暴发泥石流。选择汶川地震高烈度区的龙池镇境内12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区,采用基于遥感的手段研究"5·12"震前、震后、"8·13"暴雨后泥石流流域内物源的变化特征。强震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重要变化是大量的崩滑体被诱发。暴雨后研究区泥石流流域物源变化是震后产生的滑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滑移扩张。通过开展遥感解译,结合野外调查,详细论述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的变化情况。将"5·12"汶川地震前(2007-09-18)经波段融合后15 m的TM影像与地震后(2009-02-10)的2.5 m全色SPOT5影像相比较,发现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由震前的0.86×106m3增加到地震后的42.30×106m3,即汶川高烈度区经过地震后新增滑坡体积达4 835.94%。而经过暴雨后(2011年7月)的0.5 m全色波段WorldView-2影像,泥石流流域内的滑坡体积又增加到68.85×106m3,即研究区经过暴雨后新增滑坡体积达62.76%。研究结果表明,汶川震区在地震及暴雨下物源量猛增,导致泥石流暴发的概率很高。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泥石流  滑坡  动态演变  遥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