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1—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影响
引用本文:彭玉萍,何金海,陈隆勋,张博.1981—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影响[J].热带气象学报,2012,28(3):330-338.
作者姓名:彭玉萍  何金海  陈隆勋  张博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4.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摘    要:青藏高原的大气热源及其影响以及环流的低频振荡已有很多探讨,但有关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及其对环流影响的研究目前尚未充分开展。利用倒算法计算得到的大气热源总量(Q1),诊断和分析1981—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逐日大气热源(Q1ETP,Q1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的主要振荡周期及其对应的传播特征,并取其中1985、1992年进行更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1)夏季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两种低频振荡,主要为10~20 d振荡(BWO,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其次为30~60 d振荡(LFO,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2)在1985、1992年中,高原热源低频振荡与当地降水低频振荡有很好的同位相谱相关,表明热源低频振荡很可能由凝结潜热的振荡激发的,这证明了本文热源数据的可靠性。(3)高原在夏季主要是振荡源地,但也接受外来影响。高原热源BWO生成后主要在原地维持振荡,并受来自孟加拉湾的热源BWO影响,有时部分振荡向外(主要向东)传播;热源LFO情况与BWO类似,以本地振荡为主但也受来自东部大陆LFO的影响,外传时则主要向西。所以研究高原热源低频振荡需要特别注意热源BWO。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低频振荡  小波分析  交叉谱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FROM 1981 TO 2000
PENG Yu-ping , HE Jin-hai , CHEN Long-xun , ZHANG Bo.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THE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FROM 1981 TO 2000[J].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2012,28(3):330-338.
Authors:PENG Yu-ping  HE Jin-hai  CHEN Long-xun  ZHANG Bo
Institution:1.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3.China Meteorological,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气象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