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建造中层控铀矿床的地质和成因探讨
引用本文:李成.华南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建造中层控铀矿床的地质和成因探讨[J].矿床地质,1991,10(4):371-384.
作者姓名:李成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矿产局
摘    要:矿床多出现于晚古生代海盆边缘凹陷中。矿床的产出和分布受泻湖相潮坪碳酸盐沉积所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与上下围岩整合-准整合接触,沿层分布。矿石即为含铀不纯碳酸盐岩,其特征是色较深,含泥碳质及星散黄铁矿。矿石成分、结构构造、微量元素含量、δ14S、δ18O值与围岩近于一致,唯矿石中铀含量高,达工业采冶要求。近矿围岩蚀变微弱。沥青铀矿U-Pb年龄测定多为57-96 Ma,主要反映矿石的后生改造年龄,但部分沥青铀矿年龄(380 Ma)与所在地层时代(D1)相近,表明成岩成矿期矿石仍有存在。且后生改造、叠加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原有矿层内,使矿体(层)仍保留原地-准原地特征,因而,应属沉积成岩成矿为主兼有后生改造的层控铀矿床。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成矿和改造富化三个阶段。

关 键 词:铀矿  矿床  地质  成因  碳酸盐岩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Geology And Genesis Of Stratabound Uranium Deposits In Late Paleozoic Carbonate Formation Of South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