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
引用本文:钟福昌,向荣,杨艺萍,赵美训.近7ka来南黄海中部冷水团演化的底栖有孔虫记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10).
作者姓名:钟福昌  向荣  杨艺萍  赵美训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黄海中部冷水团与现代黄海环流体系密切相关,对区域海洋环境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黄海冷水团的变迁对理解区域环境变化机制有重要意义.底栖有孔虫群落对底层水体环境变化响应敏感,是底层水团重建的重要指标.对南黄海中部泥质区N02柱样中沉积物样品进行底栖有孔虫群落分析,重建了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全新世期间的演化.底栖有孔虫的群落结构特征及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全新世沉积环境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6.9~5.0ka期间,底栖有孔虫以Ammonia ketienziensis为主,指示南黄海中部冷水团为全新世最强盛期,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较小; 5.0~2.9ka期间, Ammonia ketienziensis含量显著减少,而Hanzawaia nipponica显著增加,表明南黄海中部冷水团较前一阶段有所减弱,其影响范围有减小趋势,相应的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略有加强但影响依然较小; 2.9ka以来,指示黄海沿岸流的低温、低盐属种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和Buccella属分子开始较多出现,反映了黄海沿岸流对研究区域底层水体的影响显著增强,而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则为7ka来最弱阶段.整体上,全新世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和沿岸流对研究区底层水体的影响呈此消彼长的关系.南黄海中部冷水团在全新世期间的波动演化可能是区域气候因素(ENSO、东亚冬季风及北半球太阳辐射量变化等)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配置综合作用于南黄海区域的结果.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