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91年4月29日拉恰地震的余震序列:1991年6月15日最大余震前后的特征
引用本文:Ж.Я.Аптекман,О.О.Эртелева,梁金仓.1991年4月29日拉恰地震的余震序列:1991年6月15日最大余震前后的特征[J].世界地震译丛,2000(6).
作者姓名:Ж.Я.Аптекман  О.О.Эртелева  梁金仓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
摘    要:研究了1991年4月29日拉恰地震的余震序列,确定了200多次余震的震源机制,发现了1991年6月15日余震前后最大余震的震源机制主要是逆断层特征。研究了主震近场区的加速度图,计算了地震动位移并分析了它的变化形式。所有记录形态可分为脉冲型和波动型两类。研究了地震动位移的时间变化,表明了强余震后脉冲型地震占了多数。综合已揭示的两种规律性就能更可靠地得出余震过程变化特点的结论是:余震震源机制的稳定性说明了强余震的震级和主震震级可能是相同的,而余震次数的减少标志着余震过程的衰减,地震动位移曲线形式的变换则是衰减过程的一个补充证据。为了探讨强震震源区的发震过程,提出了联合利用上述两个特点来研究余震序列的想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